1、意思是形容为了公理正义,坚强不屈,严峻不可侵犯的样子。
2、刘凤舞·《民国春秋》卷三
3、“大”,普通话读音为dà。“大”的基本含义为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如大厅、大政;引申含义为指大小的对比,如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如大局、大众。
4、清·顾炎武·《日知录·孙氏〈西斋录〉》
5、大义凛然形容一个人做事或做人很正义,特别公平公正不为自己谋私的高贵品质,
6、成语大义凛然的意思是:
7、【白话释义】:”莲妹,请去传我的话:宋庆龄不愿见到卑躬屈膝、谄媚讨好的奴才相的人。“
8、“大”的基本含义为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如大厅、大政;引申含义为指大小的对比,如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如大局、大众。
9、大义:正义,正气;凛然:严肃而令人敬畏的样子。一身正气不可侵犯的庄严神态。形容坚持正义、英勇不屈的气概。
10、【解释】:形容卑躬屈膝、谄媚讨好的奴才相。
11、人作书,无所回避。孙樵所作《西斋录》,乃是私史。至于起王氏已废之魂,上配天皇;条高后擅政之年,下系中宗,大义凛然。
12、意思就是说自己的立场是正确的无可厚非的,充满正能量的,所以就很底气充足,敢于直接面对一切的丑恶现象和丑恶嘴脸。
13、大义凛然,汉语成语,意思是由于胸怀正义而神态庄严,令人敬畏。出自《唐颜文忠公新庙记》。
14、关山林大义凛然地说,罢,罢,我知道你们,我今日就当是一场恶仗,宁可战死,也不失了半世英名气节!
15、大义凛然的意思就是指一个人为了内心的正义而不顾敌人的威逼利用,始终就是不予屈服的状态。形容为了正义而坚强不屈。
16、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17、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18、岳飞、文天祥、辛弃疾、林则徐。
19、他这一番大义凛然的话,使听的人肃然起敬。
20、【解释】:大义凛然的意思是大义:正义;凛然:严肃、或敬畏的样子。由于胸怀正义而神态庄严,令人敬畏。
1、大义凛然是一个俗语,指的是一个人有着坚定的道德信念,能够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受外界的影响。
2、它也可以用来描述一个人有着坚定的信念,能够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受外界的影响,能够坚守正义,不被诱惑,最终达成自己的目标。
3、颜真卿起身就要往火里跳,被人拦住。最终,李希烈见劝降无望,就用绳子绞死了颜真卿。[3]
4、意思:一身正气不可侵犯的庄严神态。形容坚持正义、英勇不屈的气概。
5、宋·曹辅《唐颜文忠公新庙记》:“大义凛然,奋裙首倡。”
6、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状语;含褒义,形容勇士与英雄
7、意思:大义:正义,正气;凛然:严肃而令人敬畏的样子。一身正气不可侵犯的庄严神态。形容坚持正义、英勇不屈的气概。
8、面对敌人的绞架,李大钊大义度凛然,毫无惧色。
9、感情色彩 褒义成语
10、邓一光·《我是太阳》一部七
11、成语繁体:大義凛然
12、英勇无畏意思是:非常勇敢,不畏艰险。
13、大义凛然的意思是大义:正义;凛然:严肃、或敬畏的样子。由于胸怀正义而神态庄严,令人敬畏。
14、成语结构 偏正式成语
15、“大义凛然”指形容为了公理正义,坚强不屈,严峻不可侵犯的样子,在句子中可充当状语;含褒义。
16、大义凛然意思是:由于胸怀正义而神态庄严,令人敬畏。
17、大义凛然的意思是由于胸怀正义而神态庄严,令人敬畏。一般来描写爱国英雄在遇难前的英勇气概,历史好多爱国名将都被形容过大义凛然,比如:文天祥,岳飞等等。
18、宋·曹辅·《唐颜文忠公新庙记》
19、大义凛然指的是某人的一种内在气概,在敌人的威逼利诱面前,在大富大贵的诱惑面前,能够坚定不移地保持着自己内心高尚的道德情操,绝不会与恶人同流合污,也不会因为钱财而出卖自己的良心。
20、【出自】: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第十章:“许云峰把椅子一推,正气凛然地站在大厅当中,昂头命令道:‘送我回监狱!’”
1、意思是由于胸怀正义而神态庄严,令人敬畏。其最早出自宋代曹辅《唐颜文忠公新庙记》:“大义凛然,奋裙首倡”。成语可作联合式;作状语;含褒义,多用来形容英勇无畏、充满正义的人物。形容大义凛然的人有文天祥、岳飞、吉红昌、李玉和、赵一曼、刘胡兰、叶挺、江姐等人。
2、【歇后语】:程婴舍子救孤儿
3、大义凛然重点就是大义二字,小而言之是为公理正义的事情做出的言论或者行为,大而言之是为国家民族而不惜牺牲个人利益,洒热血,甚至献出生命一般情况下是形容官员或者勇士为维护公理正义国家民族而做出自我牺牲。
4、成语出处 清顾炎武《日知录孙氏西斋录》:“至于起王氏已废之魂,上配天皇;条高后擅政之年,下系中宗,大义凛然。”
5、它可以用来描述一个人有着坚定的道德信念,能够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受外界的影响,能够坚守正义,不被诱惑。
6、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7、【解释】:大义:正义;凛然:严肃、或敬畏的样子。由于胸怀正义而神态庄严,令人敬畏。
8、成语出处:清顾炎武《日知录孙氏西斋录》:“至于起王氏已废之魂,上配天皇;条高后擅政之年,下系中宗,大义凛然。”
9、【白话释义】:许云峰把椅子一推,正气威严不可侵犯的样子地站在大厅当中,昂头命令道:‘送我回监狱!’”
10、大义凛然,汉语成语,意思是由于胸怀正义而神态庄严,令人敬畏。出自宋·曹辅《唐颜文忠公新庙记》。大义凛然形容勇士受屈时或烈士遇难前的英勇气概,描写爱国英雄在遇难前的英勇气概。
11、【出处】:耿可贵《孙中山与宋庆龄》第七场道:“莲妹,请去传我的话:宋庆龄不愿见到奴颜媚骨之徒。”
12、他们虽归顺曹操,却拥有独立的地盘和兵力,曹操不得不对他们采取羁縻政策。曹操刚死,在洛阳的青、徐兵就发生骚动,曹丕采取抚而不讨的策略,稳住了他们,
13、【出处】:宋·曹辅《唐颜文忠公新庙记》:“大义凛然,奋裙首倡。”
14、在日常使用中,“大”也常做形容词,表示年辈较长或排行第一的,如大妇,大宗。
15、【解释】:正气:刚正之气。凛然:可敬畏的样子。形容正气威严不可侵犯。
16、成语解释:临难不苟的节操令人敬畏;不可侵犯。形容为了正义而坚强不屈。大义:正义、正气;凛然:严肃使人敬畏的样子。
17、颜真卿斥责说:“我年纪将近八十,是大唐朝廷的臣子,哪能受你们的利诱威胁呢。我坚守我的节操,直到死为止。”贼军恼羞成怒,遂将颜真卿囚禁。为了逼迫颜真卿投降,李希烈命人在庭院中挖了个坑,故意说要活埋他,颜真卿说:“死生乃命中注定,有何可怕。”贼人又在庭院中堆积起柴草,说:“不投降,就烧死他。”[3]
18、成语用法:联合式;作状语;含褒义,形容勇士与英雄
19、也作:大节凛然
20、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1、用大义凛然造句:
2、【用法】:作谓语、状语;形容勇士与英雄
3、成语解释 临难不苟的节操令人敬畏;不可侵犯。形容为了正义而坚强不屈。大义:正义、正气;凛然:严肃使人敬畏的样子。
4、战士大义凛然的骨气深深地教育着人们。
5、大义凛然,奋裾首倡。
6、大义凛然一般而言,总是描写英雄人物、正面形象。
7、【出自】:宋·曹辅《唐颜文忠公新庙记》:“大义凛然,奋裙首倡。”
8、感情色彩:褒义成语
9、邓演达不为所动,他始终横眉冷对,大义凛然。
10、大义凛然:坚持正义,保持严峻不可侵犯的态度。
上一篇:两周年快乐祝福语【推荐115句】
下一篇:给亲戚的问候语简短100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