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您指的是入木三分吧
2、你的评语虽只寥寥数语,却是入木三分。
3、“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书法极有笔力。
4、一向以感说会说实说为人称道。他的这番话可谓入木三分!
5、是中国铁建的一名基层员工,视频内容主要是一人分饰多角的情景剧,吐槽工地生活。作为土木狗,真是很喜欢看,把工地上各方势力的特点和状态,演绎的是惟妙惟肖又入木三分。他的粉丝大多也是土木狗,有一段时间酥工从工地一线调回总部,粉丝们非常愤慨,觉得酥工抛弃了他们,回去享福了。
6、【示例】:我也只得一知半解,不懂什么。清·颐琐《黄绣球》第八回
7、入木三分是指非常精确的意思,形容事情达到极致,像一种完美的境界。这个说法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不少文学家用来比喻文章写得精妙绝伦,表达得深入到根本。在战国时期,荀子曾拿“入木三分”来形容语言精准、把握深刻:“言之有物,而行之以礼,礼者入木三分,而不至于犯也”。随着历史的发展,入木三分被广泛使用,引申出多种比喻含义,比如形容技艺高超、功夫精湛;形容理解深刻、分析精准;形容做事认真、细致周全等。
8、演绎的入木三分有这句话,意思是表演的很到位,很形象
9、意思是形容书法极有笔力,延伸造句:三、李老师的论述鞭长莫及,入木三分。
10、这尊锺魁像雕得入木三分,怒眼赤髯,[入木三分造句]看了令人不寒而栗!
11、四、你的评语虽只寥寥数语,却是入木三分。
12、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见解、议论深刻、确切。
13、入木三分是指书法笔画娴熟,深入纸张,达到入木三分的境地,形容写字精细入微,用心严谨的意思。这个成语起源于《荀子·乐论》,原文是“入井穿砖”,意为把笔插入井砖之中,以示字迹入微。后来演变为“入木三分”,形容书法水平高超细腻。
14、出自于张怀瓘《书断·王羲之》。
15、【示例】:我们读这首诗,尤其有一种入木三分、痛快淋漓的感受。秦牧《手莫伸》
16、,是汉语的一则成语,出自唐·张怀瓘《书断·王羲之》。这则成语原是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也比喻对文章或事物见解深刻、透彻。其本身结构为偏正式,在句子中可作谓语、定语、状语、补语,含褒义。
17、入木三分”这则成语的意思是笔力深入木板三分。形容书法笔力强劲,也比喻见解、议论十分深刻、恰切。
18、【解释】:透:穿过。形容书法刚劲有力,笔锋简直要透到纸张背面。也形容诗文立意深刻,词语精练。
19、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书法笔力刚劲的。
20、答:入木三分是形容笔力深厚,写得十分透彻这个成语源于古代医学理论,给医生诊治时针刺、划割病人的技术水平做了评价,入表示进去,木表示木头,三表示深厚的技术后来用于形容文笔或书法等方面,意思是文笔深刻,如刻在木头上一般透彻这个成语在现代汉语中仍然被广泛使用,类似于“深入骨髓”之类的意思,通常用来形容文字或思想的深入透彻程度
1、言行给人的影响如蜻蜓点水,行动给人的影响才能入木三分。
2、【释义】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3、诸君到此一游,何须入木三分。 这是环保的宣传对联,是呼吁大家爱护环境的。意思是,诸位君子到这里游玩,就不要用小刀在树上刻字啦!实际上也包含了乱扔垃圾,乱涂乱画等不良现象。
4、入木三分是指非常精确的意思,形容事情达到极致,像一种完美的境界。这个说法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不少文学家用来比喻文章写得精妙绝伦,表达得深入到根本。
5、【解释】: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也比喻对文章或事物见解深刻、透彻。
6、在战国时期,荀子曾拿“入木三分”来形容语言精准、把握深刻:“言之有物,而行之以礼,礼者入木三分,而不至于犯也”。
7、【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补语;含褒义。
8、酥工是抖音上的一个视频博主。
9、因此,后来人们用“入木三分”来形容一些书法精湛、刻画细腻的文字。这个成语后来也引申为形容其他方面的技艺高超、做事严谨精准的意思。
10、原形容书法的笔力极为强劲。现比喻见解、议论、分析、刻画很深刻。出自唐·张怀瓘《书断》:“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典故出自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王羲之7岁时开始练习书法,他练字十分刻苦,经常在水池边练字,池水都染黑了。33岁时写《兰亭集序》,37岁写《黄庭经》,后来因更换写字的木板,工匠发现王羲之笔力强劲,字迹已透入木板三分深。
11、她把剧中苦媳妇的角色演得入木三分,难怪得奖。
12、【解释】: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也不透彻。
13、入木三分,是汉语的一则成语,出自唐·张怀瓘《书断·王羲之》。
14、【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否定句。
15、每个人的照片都是一部小说,入木三分的用气场撰述了整个生活状态。
16、这则成语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也比喻对文章或事物见解深刻,透彻。其自身结构为偏正式,在句子中可作谓语、定语、状语、补语,含褒义。
17、鲁迅的文章骂人时往往入木三分。
18、关于入木三分的故事:王羲之从小就擅长书法,在他十二岁的时候,看到父亲枕下的《笔说》,并偷来读。后来,在王羲之的请求下,父亲同意把书给他看。不到一个月,王羲之的书法就有了很大的进步。一次,东晋明帝要祭祀土地神。于是,便让王羲之把祭文写在木制祝板上,再派人雕刻。雕刻的人把木头剔去好几层后,发现王羲之的墨迹已经渗入到木板深处,一直到剔去三分厚才看到白底。于是雕刻者惊呼道“竟入木三分!”
19、现在是形容对文章见解深刻。
20、【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分句;含褒义。
1、意思:形容书法笔力强劲。后比喻议论见解深刻,描写传神贴切。
2、入木三分”这则典故揭示了一个人的成功不仅仅是依靠他的天赋,更重要的是依靠他后天的努力的道理。王羲之不仅天赋特异,而且刻苦磨练,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之说。可见,这“入木三分”的成就,是来自于天赋和后天的功夫的。
3、【示例】:老先生的题字笔力苍劲,真可谓力透纸背。
4、随着历史的发展,入木三分被广泛使用,引申出多种比喻含义,比如形容技艺高超、功夫精湛;形容理解深刻、分析精准;形容做事认真、细致周全等。
5、这篇社论对问题的分析真是入木三分。
6、那位作家把笔下的人物刻画得有血有肉,入木三分。
7、《水浒传》对梁山泊好汉个性的刻画,真是入木三分。
8、李老师的论述鞭长莫及,入木三分。
上一篇:建党口号霸气押韵好句摘抄100句
下一篇:十条文明宣传标语100句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