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口雌黄是什么意思集锦100句

分类:语录大全 2023-09-20 19:00:42

一、雌黄是什么意思

1、成语用法紧缩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2、西晋时代的知识分子,总是脱离现实,空谈玄学,而且当时的学风也很坏:口里高谈虚无,可实际上四处钻营,巴结权贵求官,官职越多越好,有的人身兼十几职,二十几职;表面上标榜清高,可实际上贪财纳贿,广积私产,奢侈淫靡成风。

3、不顾事实,随口乱说。

4、“黄”,初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像一个人,在胸前带着佩玉—璜,后来借为表示颜色名的“黄”,后来又在金文时代、楚系简帛时代、秦朝小篆时代、秦系简牍时代中发现,“黄”字简体版的楷书从秦系简牍时代演变而来。

5、雄黄能让白蛇现出原形,与雄黄共生的雌黄能让人胡说八道,难道这就是相生相克?

6、又因为雌黄的颜色与当时的写字画画的纸张颜色类似,偶然被文人们拿来修改错别字,发现特别好用,很快就像现在的涂改液一样普及开来。

7、有意思的是他们不仅共生而且可以转化,雄黄在光照下会转变成雌黄和砷华,雌黄和雄黄的药性也比较相近。

8、【解释】:信:任凭,听任;雌黄:即鸡冠石,黄色矿物,用作颜料。古人用黄纸写字,写错了,用雌黄涂抹后改写。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

9、雄黄的主要成分是二硫化二砷,化学性质不稳定。

10、雌黄是一种矿物质,形状看上去是柱状晶体或片状晶体,颜色是柠檬黄色略透明。

11、一类是喜欢夸张事实,扭曲黑白,罔顾真相的人;一类是喜欢高谈阔论,建立高目标,不能自圆其说的人。

12、上图便是雌黄

13、近义词有:信口雌黄,胡说八道,言三语四,坐而论道

14、信口雌黄指人语言不严谨,前后矛盾,用咱们现在的说法就是这人说话不靠谱。

15、雌黄:即鸡冠石,黄色矿物,用作颜料。古人用黄纸写字,写错了,用雌黄涂抹后改写。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  另一说法,通,信口雌凰,古代凰被避违,所以以黄字替代,信口雌凰的意思就是说,有人说凤凰的凰是母的,竟然还有人信。与十二生肖实在是没什么关系啊,要说关系,也就鸡还能扯上那么一点了。

16、雌黄可用来制作颜料,或做褪色剂。古人写字用黄纸,如果有错误则用雌黄涂抹后改之。也可用于绘画。

17、释义:不按客观标准,任凭己意,乱改文字,乱加评论。雌黄:旧时删改文字用的涂料。

18、晋朝有个叫王衍的书生,酷爱玄学,尤其是老子和庄子的玄理,经常喜欢找人一起谈论玄学,痴狂到有时连自己工作都顾不上,碍于他是县令,手下的人不敢多说。王衍经常侃侃而谈,引经据典,讲着讲着经常前后矛盾,漏洞百出。当有人提出质疑、指出他前后的矛盾时,他随变更改,人们笑他“口中雌黄”。

19、说起雌黄,人们往往会联想到雄黄。也就是每年的

20、在这里顺便讲一下“信口开河”这个成语,信口开河和信口雌黄还是有所区别的。信口开河表示随口乱说,但没有随口修改的含义,这一点和信口雌黄有所不同。

二、信口雌黄是什么意思解释

1、出自南北朝·刘孝标《广绝交论》:“雌黄出其唇吻。”意思是:世间无道之人的随口乱说。

2、無月文化,品读经典,品味文化

3、意思:信:听凭;信口:随口,出言不加思索;雌黄:即鸡冠石,黄赤色,可作颜料。古时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雌黄涂抹再写。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或恶意地诬陷。

4、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5、端午节时,人们往往会喝雄黄酒。目的也是能杀菌灭虫。

6、毛主席年轻的时候,就要求自己“走千里路,读无字书”。理论必须联系实践。他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就是深入湖南农村调查研究后写出来的。

7、信口雌黄是什么?就让無月来给大家普及一下文化小知识吧。

8、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9、信口雌黄的雌黄的意思就是指:鸡冠石,黄色矿物,用作颜料。古人用黄纸写字,写错了,用雌黄涂抹后改写。

10、雌黄这种黄色矿石有毒,可以做颜料或褪色剂,可以覆盖黄色纸上的笔迹,有我们今天的橡皮檫功能。

11、信口雌黄:意思是指不顾事实,随口乱说。

12、古人云:“书海无涯,吾生也有涯。”所以要珍惜青春,努力学习。只有博览群书,博采众长,才能人为我用,取其精华,剔其糟粕,发表观点时才不会有失偏颇,贻笑大方。

13、他做事向来慎重,从不信口雌黄,搬弄是非。

14、ㄒㄧㄣˋㄎㄡˇㄘㄧˊㄏㄨㄤˊ

15、信:任凭,听任。

16、翻译:校阅书籍,谈何容易?只有扬雄、刘向这样的人,才有资格任职,天下的书没有看遍,不能够乱改文字、乱加评论。

17、雌黄是一种矿物,其成分为三硫化二砷,柠檬黄色,多为细粒状、片状或柱块状,也有为肾状者,多为珍珠光泽;在古时人们写字时用的是黄纸,如果把字写错了,用这种矿物涂一涂,就可以重写,所以,成语的源由就出于此。

18、“雌黄”是一种矿物,可作黄色染料。

19、因此称乱改文字、乱发议论为为“妄下雌黄”;称不顾事实随口乱说为“信口雌黄”

20、二、“信口雌黄”的意思是:不顾事实,随口乱说或妄作评论。

三、胡说八道信口雌黄是什么意思

1、雄黄可以解毒杀虫,治疗蛇虫咬伤,蛇最怕雄黄粉了。

2、例如:别看他衣冠楚楚,可一张嘴全是胡说八道,信口雌黄。

3、《梦溪笔谈》:新书净本有误书处,以雌黄涂之。尝校改字之法:刮洗则伤纸,纸贴之又易脱,粉涂之则字不没,吐数遍方能漫灭。唯雌黄一漫则灭,仍久而不脱。古人谓之铅黄,盖用之有素矣。

4、所以,我个人的理解,“天下书”不止纸质的书籍,还包括“无字书”,就是社会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方法。”

5、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校定书籍;亦何容易?自扬雄、刘向;方称此职耳。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

6、王衍也是当时出名的清谈家。他少年时就伶牙俐齿,有一次,他在文学名家山涛府上做客,以清秀的仪表,文雅的谈吐,赢得四座赞赏。但山涛却感叹道:“日后耽误天下的,未必不是此人啊!”

7、王衍这个人呢,是晋朝有名的清谈家。清谈家是干什么的?其实就是有点类似于现在那些经常在节目上发表各种言论的专家学者,大家能理解吧。

8、信口雌黄是个成语,这是毋庸置疑的,来比喻不顾事实,随便乱说,妄作评论等。它出自晋·孙盛《晋阳秋》:“王衍,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辄更易之,时号口中雌黄。”

9、乡间也有喝了雄黄酒不会被蛇咬的传说,还记得吗?巜白蛇传》中的白娘子,就是因为喝了雄黄酒而显现出蛇身的…

10、古人亦有云:“尽信书不如无书。”在这里,我认为“无书”就是“无字书”,就是社会实践。

11、一、“雌黄”在此处的意思是:黄色矿物,用作颜料。古人用黄纸写字,写错了,用雌黄涂抹后改写。

12、另外,我个人觉得,“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这句话的还和“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有异曲同工的道理。

13、释义:信:确实;征:征验,证据。可靠而且有证据。

14、成语解释古时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雌黄涂了重写。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雌黄:鸡冠石;黄赤色。

15、由于化学成分不同,雄黄是橘红色,而雌黄是橘黄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雌黄由于颜色鲜亮、效果持久被人们当做一种颜料广泛使用,比如在敦煌壁画中就使用了雌黄做颜料。

16、信口雌黄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相关典故最早见于晋·孙盛《晋阳秋》。

17、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18、雌黄与雄黄都出自武都山口,它们虽然有雌雄之别,但同出一山。

19、原来古人一般用一种黄色的纸写字,有时不小心写错了,发现用一种黄色的矿石可以擦掉笔迹,这种黄色的矿石就是雌黄。

20、历史上有这么一个故事。大文豪苏轼少年时受家庭熏陶,特别喜爱读书,便颇有些自负,自以为学识过人。他便书写了一幅对联,贴在自己家门口标榜自己:“识别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四、信口雌黄是什么意思呢

1、信口,随口的意思。

2、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不料老者虽然看似普通,却是真正的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年少的苏轼很快就漏露了馅,老者所言所问,到处都是苏轼短板。

3、馆主来了,我是無月,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4、然后他这人还有一个习惯,就是在谈论玄道的时候,王衍如果感觉别人讲的经义玄理中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立刻就要进行批驳更改,有时甚至搞得连自己的话也前后矛盾。

5、信口雌黄的本意是指随口说话,不加考虑,且随口更改。现在也引申为随口乱说,不负责任。

6、三、出处:晋·孙盛《晋阳秋》:“王衍,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辄更易之,时号口中雌黄。”

7、王衍成年后,喜好老子、庄子的学说,善于用老庄的道家思想解释儒家经义,讲授玄理。讲的时候,他总是身穿宽袍大袖的衣服,手执玉柄拂尘,轻声慢语,满嘴都是玄妙空虚的怪话,但总是把义理讲述得前后矛盾,漏洞百出,别人指出他的错误或提出质疑,他也满不在乎,甚至不假思索,随口更改。因此人们便嘲讽他是“口中雌黄”。

8、晋•孙盛•《晋阳秋》:王衍,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辄更易之,时号“口中有雌黄”。

9、晋·孙盛《晋阳秋》:“王衍,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辄更易之,时号口中雌黄.”

10、南北朝刘孝标《广绝交论》:“雌黄出其唇吻,朱紫由其月旦。”李善注引晋孙盛《晋阳秋》:“王衍,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辄更易之,时号口中雌黄。”

11、雌黄是一种矿物,其成分为三硫化二砷,有剧毒,黄色矿物,用作颜料。多为柠檬黄色,有珍珠光泽。

12、翻译:君子说的话,必须要有可靠的证据。

13、胡吹乱侃的意思是没有条理的乱说乱道,毫无根据的高谈阔论。胡吹就是胡乱说的、没有理由的言论。乱:没有秩序和条理。侃:闲聊、闲扯。

14、而“信口雌黄”这个成语便是出自于此了。

15、对现代人来说做人做事一定要信守承诺,一诺千金才是立足之本,信口雌黄、口舌花花的人,无论怎么狡辩掩饰,最终也会被人识破而遭到嫌弃。

16、“信口雌黄”的意思是: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轻下论断。信口:随口。

17、能将写出来的文字进行涂改,改变原来所表达的意思,雌黄的这个用法在当时给人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18、成语解释 古时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雌黄涂了重写。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雌黄:鸡冠石;黄赤色。

19、在日常使用中,“黄”也常做形容词,表示枯黄,如黄落、枯黄。

20、雌黄的意思就是:即鸡冠石,黄赤色,可作颜料。古时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雌黄涂抹再写。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或恶意地诬陷。

五、信口雌黄是什么意思简单

1、“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没有把世界上所有的书看一遍,就不要随便发表个人见解。

2、【出自】:晋·孙盛《晋阳秋》:“王衍,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辄更易之,时号口中雌黄。”

3、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八年》:“君子之言,信而有征。”

4、成语出处南北朝刘孝标《广绝交论》:“雌黄出其唇吻,朱紫由其月旦。”李善注引晋孙盛《晋阳秋》:“王衍,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辄更易之,时号口中雌黄。”

5、雌黄的主要成分是三硫化二砷,化学性质稳定。

6、“信口开河”原意是随口乱说一气。信口:随口;开河:本为“开合”,指说话时嘴唇张合。形容说话没有依据,不可靠。在句中作宾语、谓语、状语;含贬义。

7、雌黄能杀菌灭虫,有毒。如果把它放在火上去烧,会放出大蒜的味道。

8、有一天,一普通农夫打扮的老者经过苏宅,见对联写得如此自信,便停下脚步和作者切磋切磋学问。

9、成语出处 南北朝刘孝标《广绝交论》:“雌黄出其唇吻,朱紫由其月旦。”李善注引晋孙盛《晋阳秋》:“王衍,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辄更易之,时号口中雌黄。”

10、老者走后,苏轼自惭形秽,方才明白自己以前年轻气盛,骄傲过头,赶忙把对联改了:“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11、而更有趣的是雌黄有个孪生情人,共生矿物雄黄,又叫鸡冠石。鸡冠这个名字完全展露他的美貌,他的孪生情人雌黄的颜值也是杠杠的,并称“矿物鸳鸯”。

12、信口雌黄,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相关典故最早见于晋·孙盛《晋阳秋》。

13、深层次的是说,用雌黄涂抹,改变原有的文字。如:巜梦溪笔谈.故事一》:“馆阁新书净本有误书处,以雌黄涂之…唯雌黄一漫则灭,仍久而不脱”。

14、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15、王衍做事也总是随便更改,不顾礼仪。他先把女儿嫁给太子为妃,后来太子遭人陷害,身处险境,写信向王衍求助,而王衍非但不替太子辩白,反而因为怕受连累而上表请求解除女儿与太子的婚约。后来太子冤案得以昭雪,王衍因此事被判禁锢终身。

16、信口该词为口语词,意思是随口一说,不经过大脑思考,不计说话产生的后果。比如信口雌黄,信手拈来等等都说的是类似的意思。信口一词一般都是在非正式场合下有这样的说法,正式场合下信口开河那会让人觉得你是一个不值得信赖的人,也有可能会产生适得其反的后果。

17、成语用法 紧缩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18、生活中雌黄有两个层次的含义:

19、而在当时,如果人们书写的时候写错了字,用雌黄在纸上涂一涂,就可以重写。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现代的涂改液,当时的雌黄也是这么一种涂改工具。

20、信口雌黄这个成语出自《晋书·王衍传》,这下知道为什么無月在前面要拿晋代的纸来说事了吧。

郑重声明:茶叶属于保健食品,不能直接替代药品使用,如果患有疾病者请遵医嘱谨慎食用,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植树节的祝福语集锦100句

下一篇:短句文案温柔治愈【推荐100句】

返回顶部